你的位置:股票配资精选网_炒股配资选配_网上股票配资怎么样 > 股票配资精选网 > 专业股票配资交易 古人的“口袋”_物品_包袱_袖子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3:05 点击次数:83
■徐龙宽专业股票配资交易
最近翻看《水浒传》,读到第七回“林教头刺配沧州道,鲁智深大闹野猪林”时,被一段话所吸引:
“酒至数杯,那人(陆虞候)去袖子里取出十两金子,放在桌上,说道:‘二位端公各收五两,有些小事烦及。’”
读罢,不禁对古人衣袖的奇妙功能啧啧称奇,小小袖子竟能藏下这么多的物品。现在,我们装东西靠的是形形色色的口袋,上衣口袋、裤子口袋一应俱全,深浅合宜、大小适中,有些口袋还配上拉链,以防物品遗失。
这不仅勾起了我的好奇心,古代人们是如何随身携带物品的呢?
一般认为,中国人穿上带有口袋的衣服,大约是在清末民初。此前,传统中式服装没有这般设计。不过,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,他们随身装东西的法子五花八门。
衣袖装物:古人穿的是交领服,胸前交叉的衣襟与束带之处天然形成一个口袋,稍大些的物品便能置于其中。衣袖同样是储物的“好帮手”,只是其内置口袋位于肘后,而非靠近袖口,如此一来,即便手臂活动,物品也不易滑落。像纯金饰品、散碎银两、银票这类细小轻巧又贵重的物件,放在袖子里正合适,“袖珍”一词便由此衍生而来。
展开剩余64%此外,琵琶袖别具一格,大袖小口,袖口下方缝合,上方留一小口以便伸手,一些小零碎也能妥妥安放。除了前文所提陆虞候从袖子里掏金子,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记载:“老翁说完,从怀里掏十几张纸信交给甲某。甲某接过一看,正是自己写给乙某的密信,立即撕碎吞下肚去。”表明了怀里也能放东西。
腰间携带:古人常用精美的荷包系于腰间,用以收纳零碎杂物;武官五品以上还会佩戴蹀躞带,上面悬挂佩刀、刀子、砺石等“七事”,威风凛凛。铜钱用绳子串起,往腰间一挂,便有了“腰缠万贯”的豪迈说法。此外,笏囊、鱼袋、算袋等物件也常现身腰间,各司其职,分别盛放笏板、鱼符、算筹等专属物品。
使用包袋:先秦时期称包袋为“佩囊”,多佩于腰间,用来放印章、手巾等物。汉代的“縢囊”“鞶囊”较为常见,皮质的“鞶囊”若为皇帝所赐则称“绶囊”。明清以后,褡裢颇受欢迎,它是双层长方形袋子,中间开口,两端放物,可搭在肩上或挂在腰带上。“私书合用佩囊盛”:出自明代王彦泓的《个人其十二》,说的是私人信件应该用佩囊来盛放,体现了佩囊的一种用途。
行囊与包袱:古人远行时,会将行李及文房四宝等体积、重量较大的物品放在行囊中,行囊是长方形口袋,可斜挎在肩上。也可将物品装入包袱,捆扎后背在肩上。元杂剧中也有不少提及“包袱”的句子,如“我问宋江哥哥,告了一个月假限,背着一包袱金珠宝贝,救两个兄弟走一遭去来”出自李文蔚《杂剧·同乐院燕青博鱼》。
古人随身携带物品的方式还有:以皮绳穿起带有穿绊儿的壶瓶,或手提,或系于挑担之上,用以携带酒水。《水浒传》第十回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”中描述:“林冲点了一些酒肉,填饱肚子后,又买了一些牛肉和一葫芦酒,把牛肉包好揣在怀里,用枪挑着酒葫芦,迎着风雪出了酒馆”,这些细节将当时的情形展现得淋漓尽致。时至今日,梁山县境内及周边村庄,仍保留着用木棍挑着物品,或用绳子拴住肉、菜等走亲访友的习俗。
清朝末年,西风东渐,西式服装传入中国,其便捷的口袋设计让国人眼前一亮,口袋逐渐普及开来,传统的香囊、荷包等则渐渐隐退于历史舞台。古田会议纪念馆陈列着1929年的红军军装,上衣就设有两个上贴口袋。中山装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,由孙中山先生博采西装等众长而设计,后世广为沿袭传承。自此,口袋以其无可比拟的便利性,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物品的主流方式专业股票配资交易,延续至今。
发布于:陕西省Powered by 股票配资精选网_炒股配资选配_网上股票配资怎么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